目前分類:宜蘭好有趣 (13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


這是位在宜蘭火車站旁的行口(倉庫)裡面開放給大家來參觀,
以前的貨物都是集中在這裡再運往北部。這一條魚像一個台灣寶島的形狀,
上面標示有50個台灣各地的代表景點,讓大家來猜猜看這裡到底是哪個景點呢!



這兒是宜蘭縣的設治紀念館,以前是縣府長官的官邸
,現開放給大家來留念,裡面陳設一些宜蘭的歷史沿革資料,
至2010年宜蘭建城就滿200年了,想了解宜蘭的歷史這兒是不錯的做功課的地方。


這是位在宜蘭市中山公園內的獻馘碑,根據記載是日治時期,
日本官方為遏止原住民出草惡習運用相關法令使其原住民(泰雅族人)
繳出被擸首的人頭235具連同工具捐款建碑紀念。



宜蘭設治紀念館的擺設非常富有特色,一進去都需要拖鞋,
因為裡面的地板是榻榻米的喔~



更多精采照片請點此


宜蘭茶葉合作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NOWnews更新日期:2009/11/03 10:52 記者王以瑾/宜蘭報導.攝影



「二萬五」是個怪地名,傳聞說,有牛闖入這裡的蔗田,一口氣吃掉2萬5千棵甘蔗,後來大家就用這個事件稱呼此地,這個地名起源根本像瞎掰,但還蠻可愛的;「歪仔歪」地名也很怪,用台語發音很順口,但卻是來自平埔族中噶瑪蘭族的語言,原意為「藤」的意思。這兩個怪名字都是30年前停駛的太平山森林鐵路的車站。



大概有一半的台灣人不知道太平山曾經有鐵路,也要有相當歲數的人才坐過太平山森林鐵路,太平山森林鐵路有10個站,從平地的羅東竹林站起算,接下來是歪仔歪、大洲、二萬五(萬富)、三星、天送埤、清水湖、牛鬥、樂水、土場,這條鐵道大致沿著196線道,直到三星與台7丙相接,尋訪舊車站也可以依此路線。



舊車站所剩無幾,牛鬥站亟待保護



其實,舊車站剩的不多了,除了竹林站在羅東林業文化園區裡重建「復活」,還有大洲、天送埤經整修保存,再來就是牛鬥站剩下月台及破爛不堪的入山辦理處,所剩不多的殘跡沒有任何單位出面保護,隨時都準備要走入歷史。



(圖/牛鬥站的全貌;不說那隆起如台階的地面是月台,外地人可能不知道,左邊那棟水泥建築是原本的火車站,早已改為私人住宅,右邊被樹擋著的是入山證辦理處,樹前的兩根繡蝕鐵條,是每個月台都有,掛著前一站幾公里、後一站幾公里的牌子,但這塊可列為歷史文物的告示牌早就不翼而飛。王以瑾攝影)



(圖/這是牛鬥站辦入山證的建築,現在被大量鐵皮包覆,不太看得出木建築原貌。王以瑾攝影)



(圖/這是五年前同一建築的照片,雖然已顯破舊,但還頗有古意,屋頂也還未包覆鐵皮。王以瑾攝影)



(圖/牛鬥車站旁還有包含站長宿舍的好幾棟日式木屋,但或多或少都已加覆鐵皮;車站前方有一間小小的公共廁所,現在則已變成居民的雜物堆置空間,不經人指點根本看不出是間廁所。王以瑾攝影)



(圖/大洲站是少數修復的舊車站。王以瑾攝影)



(圖/想參觀大洲站內部可在現場打電話請人來開門,否則就只能走走看看。王以瑾攝影)



老照片中,冒著白煙的蒸氣火車頭,似乎相當吃力地拖著後面的車廂,呼呼地越過田野,與努力犛田的耕牛相映成趣,這個畫面,現在也只成追憶。



名為「森林鐵路」,太平山森林鐵路並不「森林」



太平山森林鐵路其實並不「森林」,雖說天送埤是平地與山地的交界,但天送埤以上也沒有什麼行走在森林的感覺,想像中的森林鐵道應該像太平山森林遊樂區裡蹦蹦車所走的路線,而事實上,伐木時期林場裡的木材的確是由蹦蹦車載運到土場,土場以下再由所謂的森林鐵路負責。



土場以前是木材堆置轉運的地點,而現在則是太平山森林遊樂區的收費站,算是個入口。



(圖/在土場展示的太平山森林鐵路老火車頭及載運木材、客運車廂。王以瑾攝影)



太平山森林鐵道全長36.95公里,其寬度比起現在平地行駛的火車來得窄,「五分仔車」是它的暱稱,民國7年開始動工建築,先建的是土場到天送埤一段,之後由天送埤延伸到歪仔歪,最後才建歪仔歪至竹林段,最後這一段,還是羅東鎮民集資興建,為的就是爭取木材集散地於此,以繁榮地方。



天送埤站的場域最完整,可想見當時搭火車的、為火車工作的、住在火車站旁的整個活動場景



在原地修復保存的天送埤站,以現在的眼光看起來只能用「小巧可愛」來形容,但事實上,當年天送埤可是個地位重要的大站,從這段開始,火車就要努力上坡,因此火車會在此休息加水,且每年颱風季節,後段山路常會受損中斷,一斷可能就是2、3個月,天送埤特別設有迴轉盤,火車可在此調頭,讓羅東到天送埤的鐵路運輸可繼續營運。



(圖/天送埤車站售票口。以前一天3班的火車是居民的報時器,「呼~呼~」當火車第一次鳴笛時表示是8點了,上班時間到了;第二響是中午12點,剛好是吃飯時間,而第三次再聽到火車的聲音,已近傍晚,倦鳥歸巢,家人也要下課下工了。王以瑾攝影)



(圖/天送埤車站內展示的老電話、老鐵道燈及老收音機。王以瑾攝影)



(圖/這是火車頭的迴轉盤,山上鐵道中斷時,火車就在天送埤回頭,只行駛平地路段;這看起來小小的,兩光兩光的,竟然能撐得住一具火車頭。王以瑾攝影)



(圖/天送埤車站對面的日式老房舍,是往昔道班工人的宿舍;住在鐵路旁,他們的工作,就是專門維修森林鐵路。王以瑾攝影)



(圖/老火車頭除了要加煤炭還要加水,要證明天送埤是個大站,車站左側的加水水塔也是一個證據。王以瑾攝影)



太平山森林鐵路各車站GPS衛星定位http://blog.nownews.com/vivianwang/



沒有林業支持,鐵路運輸終於不堪虧損,步上停駛命運



台灣有三大林場:太平山、阿里山及八仙山,其中以太平山林場產量最大,鼎盛時期,產量是八仙山林場的4倍、阿里山林場的5.5倍,根據日本人的調查,當時太平山海拔2000公尺以上的山區,珍貴良木的比例佔了80%,放眼林區,週遭都是數百年、高聳入天的巨木。



當日本人在民國3年發現太平山的豐富林業資源,民國4年就開始買工進駐砍伐,未建鐵道時,砍伐下來的木材就順著蘭陽溪流下,一路流流流,流到下游的員山;不過,靠溪水運送,木材很容易損壞,日本人著眼太平山豐富的林業,於是決定花錢建鐵路。



民國13年鐵道通車加速林場開採的速度,太平山也因此躍居全省林場的首位,鼎盛時期,開採面積達5萬公頃,林場的工作人員達到1250人,當時山上還設有兩座小學供員工子女就讀,由此可以想見其盛況。



不過,快速的砍伐,也加速林業資源的枯竭;經過日據時代的大量砍伐,光復之後又為了扶植蕭條的經濟,連幼木、殘木都不放過,大量地將高拔2千公尺以上的珍貴樹木外銷,換取外匯,造林趕不及伐木,林場終因過度開採幾乎耗盡所有資源,最後,伐木聲終於在民國71年休止。



(圖/站在牛鬥橋上,還可以找到太平山森林鐵路使用的山洞,想像當時小小的火車過完山洞,與蘭陽溪並肩而行的場面,若是能坐在火車上觀看河景,必定悠然有趣吧!只可惜,現在這些都成了過往雲煙,只能憑想像追憶了。王以瑾攝影)



至於同時肩負載運木材與客人的森林鐵道,民國67年時,颱風再度毀壞土場至天送埤之間的鐵道,主管當局就做了不予修復的決定,在這之後,平地段的天送埤到羅東,還維持營運了一段時間,直到民國68年8月終於全線停駛;在林業發達的年代,鐵路不斷搶修是為了經濟價值,但在林場停業之後,鐵路的維護成本高,載客的收入又不足以平衡支出,太平山鐵道走入歷史,似乎也是無力改變的結局。



想了解林業及太平山森林鐵道的歷史,位於三星鄉天送埤車站旁的憲明國小,設有一座「天送埤文物室」,這裡陳列著許多老照片,訴說著過往的歷史。但這裡週一至週五只開放給預約參觀的團體(需3日前預約),週六、日10:00~16:00開放參觀,全票30元,學生10元。洽詢電話(03)9892049#13憲明國小總務處。


宜蘭茶葉合作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
員山森林生態館於98.04.28揭幕了後吸引無數遊客的目光


館內陳設各種樹種讓您聞香辨識猜猜我是誰喲~


仁山自然步道也位在宜蘭冬山鄉的中山村喔~

這是宜蘭冬山鄉中山村的新寮瀑布簡介

展示部分有林業歷史ˋ森林生態ˋ社區林業ˋ生態旅遊四大主題,還有團體預約導覽服務喔~



 



 


 


 


 



 

宜蘭茶葉合作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
來羅東林葉文化園區讓您過ㄧ個難忘的文化之旅,留下您美麗的倩影


從太平山運送下來的木頭其終點站即為竹林站

羅東-地名來自平埔族語 的漢譯,亦即森林茂密之處,故為木材集散地!



 

宜蘭茶葉合作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
你釣過鉛筆嗎?來體會一下不同的魚有不同的樂趣喲~~


動手做一份個人特色風格的鉛筆非常值得珍藏喔~~



宜蘭好山好水之外,活動更是多彩多姿,走一趟玉兔鉛筆學校,五結玉兔鉛筆學校成立以來深受廣大遊客的喜愛,裡面有鉛筆材寶塔競賽、鉛筆片、工廠參觀、自己動手做創意彩繪鉛筆,讓您度過很鉛筆的半天。
 

宜蘭茶葉合作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











這裡的一磚一瓦都有著一般綿長的故事,記錄了陳家從原居之地移民到宜蘭的歷程;這裡的一草一木,都有著陳家族人的心血,蘊涵著他們在變動的時代裡,如何保留淳厚的傳統家風,又不失現代意義的歷程。官網>>陳氏鑑湖堂


免門票~遊逛大約1小時~有販售手工餅乾等小伴手禮


文化程度夠的朋友可以預約提供團體的導覽服務~~每車1000元 


 <陳氏鑑湖堂>BLOG相簿


 

宜蘭茶葉合作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
成立於 1947 年的玉兔文具,一開始是以製造打字蠟紙、複寫紙、大頭針、迴紋針等起家,早期為文具界的三巨頭之一。


1966 年生產台灣第一支原子筆,這一支「黃桿藍帽」的原子筆從此深植人心,是陪伴許多 4 5 年級生一同長大的美好回憶,直至今日仍在生產,製造的模具都是古董了,外表四十年來如一日,幾乎可說是國寶級的文具!


也奠定了「玉兔」在人們心中的價值!


官網>>


 


<>BLOG相簿



 

宜蘭茶葉合作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
蔥的介紹請看下列維基百科的連結^^



http://zh.wikipedia.org/wiki/%E8%91%B1

三星農會的網頁

http://www.sunshin.org.tw/p3.php?model=shop_az_2&sid=226

宜蘭茶葉合作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


 


東林業文化園區的相簿


 


日治時期羅東出張所及貯木池舊址。


自民國71年(1982年)太平山伐木終止至今大都維持原貌,林管處於民國 93年(2004年)規劃此地為林業文化園區,力圖重新修整昔日風采,以彰顯太平山林業及羅東鎮發展的歷史地位。


 


林業文化園區佔地約20公頃,目前規劃有自然生態池(貯木池)、水生植物池、水生植物展示區(培育荷花、穗花棋盤腳、睡蓮等數十種水生植物)、運材蒸汽火車頭展示區、森林鐵路、臨水木棧道等設施,結合了休閒、教育、文化的功能,是生態觀察的好去處。


 


傍晚時分,清風徐來,林業文化園區在夕陽下更顯出它的靜謐與優美。園區內坐落在自然生態池(貯木池)中的小小孤島更是一處自然生態館,常有20多種鳥類在此覓食及棲息。


 


在松蘿館南側草坪上的6輛老式蒸氣火車,特意由林管處保存展示於此,讓參訪的民眾追憶這些林業英雄當年在平原線上馳騁的英姿。


 


資料來源:http://luodong.forest.gov.tw/ct.asp?xItem=31560&CtNode=2449&mp=360


 


現為免費參觀~~未來預計要收費!!!


 


團體安排1.5小時~~漫步   賞景   林鐵五分車   竹林車站  


 


 



 

 


 

宜蘭茶葉合作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冷泉可不只是冷的泉水喔,而是冷的溫泉喔



http://suao.hotweb.com.tw/

宜蘭茶葉合作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
狀似梅花而得名,在此騎自行車環湖是悠閒的好選擇




http://www.lanyangnet.com.tw/ilpoint/ds04/index.htm

宜蘭茶葉合作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





適合校外教學


以五行為其建築意象,運用水、綠、健康為園區三大主題,將地形景觀植物景觀水流景觀運動設施結合~~更多的資料見官網  >>> 羅東運動公園



<>BLOG相簿



宜蘭茶葉合作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

九頭羊蹲在羊柵欄中,一頭羊蹲在豬柵欄中


猜一成語^^

http://www.h2ocity.com/nuan888/

宜蘭茶葉合作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